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张晓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张晓东 中国德育 2023-08-28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发展、时代新人的培育,德育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价值。我们要聚焦和把握一体化的几个基本问题,真正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从而更好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创新发展。 

一、与时俱进:一以贯之是“一体化”的根本目的


“通过专业知识,我们可能造就一种高效能的机器,但却很难培养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1]为此,我们一直坚持德育为先,充分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学习。举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旗帜,应一以贯之地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的主题线索,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培根铸魂,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需要强调的是,价值观既抽象也不抽象,抽象是因为它由观念组成,不抽象是因为这些观念来自生活,也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价值观培育必须打破僵化的知识世界的束缚,必须回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内化为自身的德性修养,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促动,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知行合一,这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必须坚守的一以贯之。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价值观始终与形成和检验他们的经验相联系。对任何个体来说,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因它们是在一系列环境中锤炼成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果。”[2]只有与现实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德性才具有了生命的意义,才能让学生的道德经验得到生长,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 

一以贯之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延续和机械复制,不仅要继承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而且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创造。创造对于人来说太重要了,对学校德育和学生的道德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学校德育和学生的道德成长永远在路上,但这不是一条机械重复的路,而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旅程,德性孕育和成长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创造过程,更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能否一以贯之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就看如何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新时代让德育再次焕发活力。 

二、学段共生:深度对话是“一体化”的展开方式


我们过去并不是没有一体化的实践,只是没有那么深入而自觉,现在大中小学要通过深度对话对过去的做法进行反思,找到行动改进的逻辑起点。这种基于对话的回望可以让我们对过去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进而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短板,让新时代的一体化建设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回望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可能已经让我们行进在一条发展的光明大道之上。 

深度对话的目的是进行一体化的创新,形成新的学段共生方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方式或者说合作方式是关键所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是要寻找“一体化”之“道”,其焦点不仅是思政课本身,还要找到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运作方式,即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学科特质和活动要求进行不同的操作衔接,从而让一体化的建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价值观入脑入心,形成学校德育的整合性力量,以方式变革真正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对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容与活动进行有效挖掘,让每一个活动的价值都得到充分彰显,因为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已有实践经验进行反思,从而赋予其更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意义和价值对于学生和德育本身来说十分重要,“人的社会存在不能归结为认识,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的世界中,一个价值的世界中”[3]。这就需要凝聚大家的智慧,不同学段的教师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一起展开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容与活动的讨论,让每一个内容和活动都有深刻的教育价值,都能够抵及学生的精神世界,构筑学生的心灵寓所。教育价值挖掘得越充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越大,思政课一体化的效果则越好,就越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也就越能为学生道德成长进阶提供更好的支持,真正撬动学校德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创新发展。 

三、潜移默化:日常生活是“一体化”的厚重底色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体现为不同学段的有效衔接,要有一些各学段共同开展的集体备课、共同研修、学生活动等,这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前提是每个学段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思政教学,守牢属于自己的阵地,让每一天、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充满价值意蕴和心灵激荡,这才是实现一体化建设目标的根基所在。日常生活存在并不等于我们的美好预期,并不意味着必然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还有更好的生活等着我们去创造,这就需要努力改进每一天的教学生活,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好的德性,既有直接德育的真挚教诲,又有间接德育的无痕浸润。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言:“要全心全意地爱儿童。为了这样地爱儿童,就需要向儿童学习应当如何表示这样的爱。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作是献给儿童的礼物。”[4]

如果教师能把思政课和具有思政意味的其他课程当作献给学生的礼物,就一定会认真对待、精心设计所有的教学片段,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价值辨析的鲜活土壤,成为有准备的成长环境,那么思政课的效果会大不相同,课程思政的目的也可以很好地实现,从而真正撬动整个教育生活的变革。如果思政课一体化能够对整个教育生活产生促进作用,各种活动、劳动、仪式、班级文化、学校管理都成为学生存在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就是我们最终想达成的“一体化”吗?

当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到处都有让他沉思和感动的事物,到处都有让他怀念的美好片段和瞬间,这些共同组成促进他们成长的隐性课程,会深深地触及他们的心灵,在感动中德育具有了生命的温度,达到一种令人向往的审美境界,因为“把美学命名为‘感觉学’是一大错误,它应该称为‘感动学’。美学的基本任务是对审美实践中那些不同性质的感动现象,进行去芜存真、荐优汰劣的辨析”[5]。感动会让情感紧紧伴随着教育生活的全过程,让教育生活具有人生的厚度和人性的深度,更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他们进行“去芜存真、荐优汰劣的辨析”,这时的价值判断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底色,会促进学生完善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启迪他们的道德实践智慧,并不断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四、超越学科:教师人格是“一体化”的生命关怀


休谟说:“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6]无论是思政学科还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看起来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实际上这种逻辑体系都与人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所有学科都是人类思想的作品、人类文化的积淀,都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在思政课一体化背后潜藏着永恒的人性,潜藏着人类的不朽文明,潜藏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正是这样鲜活的人性可以帮助思政课一体化找到永恒的人学逻辑。一旦找到了人学逻辑,学科就具有了强大的人性关怀,学科中潜藏的人性就能得到绽放,而教师就是那个让学科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就是人性关怀的重要载体。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人学线索要求教师成为人师,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因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人对人的影响,是人性对人性的召唤。这条重要的人学线索说到底就是教师人格的体现,也就是说教师的人性浓缩在他的人格之中。当然,这个人格不是抽象的,教师的人格必须体现在教学风格之中。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教师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让每门学科带着教师的影子走向学生,对学生进行个性鲜明的人格浸染,从而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宏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是重要的教育文化符号和学科教学符号。 

范梅南说:“一位数学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的。一位真正的数学老师的身上处处体现着数学,他生活在数学之中,从一个特别的意义上说,他就是数学!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老师讲课的风格来判断他或她是真正的老师还是冒牌的老师。事实上,一位冒牌的老师无法使自己融入学科本身。”[7]每位教师都不是“碰巧”当老师的,都有一个“大写的人”悄然站立在学科之后,他们与学科是合二为一的,他们用真挚的行动告诉学生如何热爱这门学科,如何对学科有深厚的情感,如何以这门学科来对待生活,又是如何对待自身从事的教育和教学事业。这一切都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让学生去思考怎么对待这门学科、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学科情感、怎么用这门学科去丰富和展开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言传身教。反之,则可能是一个“冒牌”的老师,因为没有实现教育的育人使命,没有让学科融入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世界。 

五、协同育人:文化之网是“一体化”的价值平台


学生的德性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价值孕育、知识传递、思维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特别需要来自整个社会的教育,特别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形成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导向和良好文化氛围,因为整个世界就是学生的道德成长世界,学生是在生活世界中学会做人的,学会做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世界中生活,他们身处的世界有多大、有多远,道德成长的空间就有多宽和多广。要切实改变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追求,还给学生一个更加值得过的生活空间和教育空间,从而实现对学生发展的全面价值引导,因为“将一切希望都指向实用性的目标,对人无疑是一种无法容忍的侮辱,还是对人的伟大和尊严的一种背叛”[8],当然,这也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初心的背叛。 

教育可以设定实用性的目标,要帮助学生找到可以谋生的工作,可以让学生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真正的教育生活绝不可以停留在此,这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所以尼采才会认真地提醒我们:“动物止于何处,人始于何处”[9]。人一定要在动物停止的地方继续前行,体现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教育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高贵的事业,要为人类寻找可以安放心灵的生命家园,要让学生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发现国家的伟大和尊严,发现生命的伟大和尊严,发现自己的伟大和尊严。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来说,全社会的协同育人就是要建成一张充满价值导引的文化之网和生活之网,发出新时代的意义宣言、价值宣言和生命宣言,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对人的全面完满培育。 

“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10]而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价值建设,以价值建设解释人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国家的意义、民族的意义,就是要重塑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教育观和学生观,从而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的价值高地,不仅在各种途径和载体上支持思政课一体化的变革,更要以背后的鲜明价值统摄和推动人们的观念转变,形成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社会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放良英,赵中立.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2]路易斯·拉斯思.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4. 

[3]俞吾金.超越知识论——论西方哲学主导精神的根本转向[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74-84. 

[4]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9.

[5]徐岱.审美正义论:伦理美学基本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28.

[6]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

[7]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教育的情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99. 

[8]鲁道夫·奥伊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M].张伟,左兰,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3. 

[9]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2. 

[10]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  ◆  ◆  ◆  ◆  

 

【作者: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中国德育》2023年第9期】

【责任编辑:何蕊】

【中国德育新媒体中心】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3年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